Skip to main content

尽管MSG一向以来,一直被指控为构成过敏,哮喘,或偏头痛,头痛等之成因,报导认为其实是没有科学根据的。

以下段落摘自Chau Tu撰写的味精有害健康吗文章(直接引用,未做任何修正),这篇文章于2014年10月2日出现在Science Friday广播节目中。

「我随时都会看到坚信他们的过敏反应是味精造成的人 – 人们常说味精造成这个,味精造成那个。」曾主持过一次味精影响研究的史克伯斯临床医学小组(Scripps Clinic Medical Group)过敏学家和免疫学家Katharine Woessner表示:「但我认为其中有很大的误解。」

事实上,当今大部分的科学家都同意,味精造成人体疾病的观念是没有事实根据的。

俄亥俄州立大学(Ohio State University)食品创新教授兼主任的Ken Lee表示:「味精有毒,或味精是造成食物过敏的元凶,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。」味精是谷胺酸钠的俗称,而钠(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什么)是常见的食盐的第一种成份。」同时,Lee解释说,身为味精基本成份的谷胺酸「是『glutamic acid』的同义词,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胺基酸,也是蛋白质的构成成分之一。」经过水解后,味精就会分解成钠和谷胺酸。

在1999年,Katharine Woessner的团队进行了项单盲、安慰剂对照的研究,来试验味精对100名气喘病患的影响(稍早的一篇报告暗喻,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气喘病患可能对味精过敏)。研究人员发现,虽然有30名参与者相信他们有所谓的CRS(所谓的「中国餐厅症候群」)经历,但事实上只有一名参与者在暴露于味精后,出现了肺功能降低的现象。当这名受试者再次接受试验(这次是双盲、安慰剂对照的实验),试验结果又呈现阴性。

接着在2000年,研究人员对味精进行了最大规模的双盲、安慰剂对照研究,共有130名曾表示他们对味精过敏的受试者。研究人员发现,味精在一个小组受试者身上产生了短暂且轻微的反应,但在重新试验后却未产生一致的结果。

同时,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(U.S.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, FDA)称味精是「公认安全的」(这是该机关最初在1959年所做的一个分类)。该机关在其网站上写道:「虽然许多人自认对味精敏感,但是当这些人成为研究的受试者,并被提供味精或安慰剂进行测试,科学家发现他们的过敏反应并未被触发。」

欲阅读整篇文章,请点选此处

关于这份出版品:Science Friday®是由第501(c)(3)类的非营利组织Science Friday Initiative所编制。Science Friday是深受信赖的科学相关报导来源,它是美国的一个国家广播节目,也发行获奖的数字影片,并提供原始网站内容。Science Friday每星期都吸引150万的听众,目前在超过300个公共广播电台播放。

关于味精的更多事实,请阅读本网站的「您必须知道有关谷胺酸钠的十項事实」。

将近一个世纪以来,谷胺酸钠一直被安全有效地使用于食品中。

由于谷胺酸钠被广泛当作食品成份来使用,因此一直以来有许多研究想要证实其安全性和效用。

事实上,针对谷胺酸盐进行的科学研究已有好几百项,其中许多是以它的食品成份(谷胺酸钠)用途为焦点。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法制机关陆续审查了这么广泛的研究,加上味精已有这么悠久的使用历史,在在证明谷胺酸钠是安全的。